玻璃與鉑金

吹製玻璃


歷史

最早的吹製玻璃於Chogha Zanbil被Roman Ghirshman發現,許多西元前2000年的玻璃瓶皆在此處被發現。之後又發現一批被玻璃店於西元前37年至西元前4年被丟棄在Mikvah(位於耶路撒冷舊城猶太區的猶太澡堂)的玻璃製品,包含玻璃管、玻璃棒及極小的吹製玻璃瓶。部分玻璃管一端封閉,並在高溫時於開口端吹製使其膨脹形成小玻璃瓶,因此被視為吹管的前身。

此後,吹製玻璃管不只代表玻璃工藝家初步嘗試實驗吹製玻璃,更顯示他們在觀念上有革命性的改變且對玻璃有更深層的了解。吹製法很快就取代了其他傳統玻璃製法,如鑄造法及胚心成型法。

羅馬帝國

吹製玻璃的發明正巧和羅馬帝國的建立同時發生於西元前一世紀,因此加速了這項新科技的散播並強化了其優勢。羅馬政府極力支持吹製玻璃法(雖然羅馬市民無法交易,尤其是在奧古斯都的統治下),玻璃吹製法被使用於羅馬帝國多個區域。在羅馬帝國東邊的邊境,腓尼基人於吹製玻璃的起源地-現今的黎巴嫩、以色列及賽普勒斯鄰省,建立了第一座大型玻璃工廠。

  
 
Roman blown glass  from  (4th century AD)

Ennion為當時黎巴嫩最傑出的玻璃工藝家之一,他以模具吹製法製作形狀及裝飾圖案複雜的玻璃容器聞名,模具吹製玻璃的複雜設計展現了東羅馬帝國玻璃工藝家的嫻熟技藝。由Ennion及當時其他玻璃工藝家,如Jason, Nikon, Aristeas, Meges製作的模具吹製玻璃被視為於東羅馬帝國發現、最早使用吹製法製作的玻璃製品。

之後,吹製玻璃技術傳至埃及,並被記載於一首西元後300年完成的詩的殘破手稿中。羅馬霸權遍及地中海沿岸地區使得吹製法取代了早先的希臘鑄造法、胚心成型法及馬賽克融合法。於希臘Corinth及島嶼Samothrace的玻璃工房中發現的小型吹製玻璃瓶為希臘化時代最早使用吹製法製作的玻璃製品,這些玻璃瓶製造於西元後100年,多用於盛裝香水或油。

接著,腓尼基玻璃工藝家繼續發展吹製玻璃技藝並於西羅馬帝國也創立了工作室,起先西元後一世紀中於義大利建立。帝國的核心-羅馬很快就成了重要吹製玻璃生產地,接著更多的吹製玻璃工廠於義大利其他省建立,例如Campania, Morgantina及Aquileia,而吹製玻璃也被應用於各式各樣的玻璃製品上,從unguentaria(香水瓶的一種)到Cameo(多彩寶石浮雕),從餐具到窗戶。

於此時期,一些被禁止旅行的工匠逃離到了歐洲其他地方,最初於阿爾卑斯山北部(現為瑞士),後在今日的法國及比利時建立了吹製玻璃工廠。

羅馬時期最多產的玻璃吹製中心之一建於西元前一世紀晚期位於德國萊茵河流域的科隆。在此處發現的石製模型及赤陶模型代表當時玻璃工藝家採納並應用吹製法製作玻璃製品。另外,這些玻璃工廠也生產吹製酒壺、羅紋廣口瓶、及印有CCAA或CCA(Colonia Claudia Agrippiniensis)字樣的香水瓶。在斯洛維尼亞的Poetovio及Celeia的玻璃工廠也發現了許多吹製藍綠玻璃容器,如附把柄的瓶子、碗及杯子。

現存與吹製法相關的古物,如吹管及模具,大多殘破、不完整。在瑞士Avanches也發現了於西元後一世紀晚期製成的陶製吹管碎片。在鐵製吹管發明前,陶製吹管為玻璃工藝家受限於當時的材料所製成。在西班牙Mérida及克羅埃西亞Salona則挖掘出約於西元後四世紀製成的中空鐵管及吹製玻璃容器碎片。

中世紀

吹製玻璃的傳統在歐洲從中古世紀持續到西元後五世紀羅馬帝國衰敗時催生的文藝復興時期。在中古世紀早期法蘭克人製作簡易波浪狀模具及發展爪型裝飾技術來製作吹製玻璃。在萊茵、默茲河流域及比利時則生產號角形狀的吹製玻璃容器。在西元後六世紀晚期及七世紀中期間,拜占庭玻璃工藝家於耶路撒冷製作具基督及猶太標誌的模具吹製玻璃。在伊拉克Samarra則發現以雕刻、浮雕及線刻裝飾的吹製玻璃容器。

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見證了義大利玻璃工業的重振,在Murano群島,模具吹製法被用來製作精緻的威尼斯玻璃製品。

在十七世紀晚期,吹製法(Cylinder method, crown method)亦被用來製作花窗玻璃。最後吹製法也被遠傳至中國及伊斯蘭國家。

挪威Hokksund的Nøstetangen博物館展出了如何以傳統工藝製作玻璃。在1741至1777年間Nøstetangen生產德式及英式玻璃吊燈及餐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