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與鉑金

平板玻璃


歷史

至十六世紀為止,窗用玻璃普遍由吹製法製成的圓盤狀玻璃切割而成。大型的平面玻璃需要將高溫下的玻璃瓶剖開、反覆拉扯攤平並切割成單塊窗玻璃所需大小。直到十九世紀,大部分的窗玻璃仍採用瓶狀胚心法製作,胚心瓶身長為6-8英尺(180-140公分)、直徑為10-14英尺(25-36公分),因此限制了玻璃的寬度,並使得一扇窗戶得被分割成數扇小長方形窗。

自動化玻璃生產系統由英國工程師Henry Bessemer於1848年第一次申請專利,其系統藉由輥輪生產連續帶狀玻璃,但使用這個方法玻璃表面需再經拋光處理,因此十分昂貴。若玻璃能被放置於一個相當平滑的物體上,將會減少許多成本。當時美國有人嘗試於熔融錫床上使平板玻璃成形,並申請了數個專利,但這個方法最終並不可行。

在浮法玻璃發明前,人們將熔融玻璃澆鑄至鐵板表面,再將其雙面拋光製成大片平板玻璃,這是一個相當昂貴的方法。從1920年代早期起,連續帶狀玻璃開始於生產線上打磨及拋光,以降低玻璃的損耗及成本。

品質較差的玻璃板則是藉由於熔融玻璃池中向上拉起一塊薄板,並將其固定在輥輪的邊緣生產。等上升的板子冷卻變硬後,將其切割,但玻璃兩側表面品質較差,不如浮法玻璃平順、一致性高。浮法玻璃發明後,這個方法仍持續被使用多年。

在1953至1957年間,英國Pilkington Brothers的Sir Alastair Pilkington及Kenneth Bickerstaff第一次成功研發了利用熔融錫床製作連續帶狀玻璃的方法,熔融玻璃受重力影響能在錫床上不受阻礙的流動,由於玻璃藉由自己本身重量攤平,因此這個方法成功的關鍵在於輸送至錫床上玻璃量的平衡。1960年浮法玻璃才第一次量產販售並獲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