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與鉑金

1800年後


illiam Hyde Wollaston在發現鈀後沒多久,於1803年發現銠(rhodon為希臘文「玫瑰」的意思)。

當時他使用的白金原礦很可能來自南美洲。

一開始是Hippolyte-Victor Collet-Descotils提醒Wollaston可能有新元素的存在,他相信某些鉑鹽之所以會是紅色是因為含有尚不能識別的金屬。

在產出深紅色粉末Na3[RhCl6]•nH2O前,Wollaston用液體操作了一連串的化學實驗,這種粉末與鋅反應時會沉澱出黑色、易碎的銠,而剩下的液體特性則不和任何已知元素相符。

Wollaston與Smithson Tennant於一家企業合作,這家企業的其中一項業務便是製造並販售純白金。他們的方法第一步先將一般的白金溶於王水中,它並不會完全溶解,而會留下一些黑色的剩餘物(Tennant研究這些剩餘物,最終從中分離出鋨及銥),Wollaston則將研究重點擺在含有(銠)及鈀的白金溶解液中。而這些剩餘物用乙醇清洗過後,將紅色的析出物與鋅反應,鋅會取代銠在離子化合物中的位置,銠則會被釋放出來成為自由金屬離子。

.